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底物指数流加和双阶段溶氧控制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L-异亮氨酸的影响    

Effect of dual exponential feeding and two-stage dissolved oxygen control strategy on L-isoleucine production by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成林[1,2,3] 龙辉[1,2,3] 温冰[3,4] 王健[5] 徐国栋[1,2,3] 谢希贤[1,2,3] 徐庆阳[1,2,3] 陈宁[1,2,3]

机构地区:[1]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300457 [2]天津市氨基酸高效绿色制造工程实验室,天津300457 [3]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457 [4]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300462 [5]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出  处:《食品与发酵工业》

基  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2ZCZDSY01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069)

年  份:2014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3_2014、FSTA、JST、RCCSE、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实现L-异亮氨酸的高效生产,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YILW生产L-异亮氨酸的产量和生产强度,在详尽分析磷酸盐和玉米浆初始浓度对L-异亮氨酸发酵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双底物(玉米浆、磷酸盐)指数流加与双阶段溶氧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进行L-异亮氨酸发酵。结果表明,最佳磷酸盐和玉米浆浓度分别为1.5 g/L和35 mL/L,此条件下分批补料发酵菌体生物量和L-异亮氨酸产量分别为27.66 g/L和25.89 g/L。在生长阶段进行双底物指数流加并结合双阶段溶氧控制,发酵60 h菌体生物量和L-异亮氨酸产量分别为32.29 g/L和31.32g/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16.73%和20.97%。

关 键 词:L-异亮氨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 指数流加  溶氧控制  

分 类 号:TQ92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