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季节翠玉品种茶叶香气组分的GC-MS分析  ( EI收录)  

Aroma-producing Components of Cuiyu Tea Leaves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by GC-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赖幸菲[1] 庞式[1] 李裕南[2] 徐平[3] 潘顺顺[1] 孙世利[1]

机构地区:[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9 [2]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广东湛江524000 [3]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杭州310058

出  处:《现代食品科技》

基  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110016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20311010)

年  份:2014

卷  号:30

期  号:12

起止页码:287-2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A-PROQEUST、EI(收录号:20150400457840)、FSTA、IC、PROQUEST、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GC-MS法对广东省春、夏、秋三季的翠玉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香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加工的翠玉绿茶中,春茶和夏茶的香气物质种类较多,秋茶较少;春茶和夏茶的香气成分组成比较相似,都是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秋茶是吡咯类及其衍生物的相对含量最高;春茶的主导香气成分种类最多且大部分呈花香型,夏茶的主导香气成分以醇类为主(>59%),秋茶的主导香气成分种类最少。不同季节翠玉红茶的香气成分组成较为相似,均为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且所占比例较其他茶类高;主导香气成分组成也较相似,都是以橙花醇、反-橙花叔醇及芳樟醇的氧化物为主。不同季节的翠玉乌龙茶的香气组成较有规律,以醇类、吡咯类及其衍生物为主,主导香气成分中,春茶和夏茶的种类较多,秋茶比较单一,特征香气物质是反-橙花叔醇和吲哚。

关 键 词:茶  翠玉 香气 GC-MS 季节  

分 类 号:TS272] O657.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