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延长组长62油层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edimentary model for the Chang 6_2 oil measures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Qilicun Oil Field,Ordos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贵超[1]

机构地区:[1]陕西省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

出  处:《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年  份:2014

卷  号:34

期  号:4

起止页码:30-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CD、CSCD_E2013_2014、JST、WOS、ZR、普通刊

摘  要:本文通过钻井、测井资料及露头地质剖面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62油层沉积相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其不具备吉尔伯特式三角洲模式的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三层结构。沉积结构上,三角洲单体厚度薄、分布广,具有"毯状"沉积结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优势发育等特征。沉积微相发育是以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河口坝一般不发育,分流河道遭受不同程度的席状化改造。一方面,当河道入湖后迅速扩展,形成面状流向湖盆中央推进,后期河道扩展后对前期沉积物进行冲刷及改造;另一方面,湖水波浪改造使河口处形成的河口坝沉积物难以保存。沉积微相组合具有以水下分流河道优势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互层发育等特征。研究区三角洲沉积受构造演化、气候、水平面变化及供给体系等因素控制。长62油层沉积时期地形平缓,沉降速率缓慢,气候温湿,当河道携带细粒沉积物进入湖盆时,河道迅速扩展,水流分散形成面状流并向湖盆中央推进,形成"毯式"结构。总体呈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泥岩互层发育。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浅水三角洲 沉积相 延长组 七里村油田  

分 类 号:P512.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