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Impacts of perceive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consciousness state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co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允照[1,2] 林朦朦[3] 欧阳吟靖[4] 杨施施[5] 沈健[1,6,7]

机构地区:[1]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325035 [2]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杭州310058 [3]丁香园专业服务部,杭州310052 [4]澳门科技大学健康科学学院,999078 [5]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325000 [6]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杭州310053 [7]浙江省人民医院干部科,杭州310014

出  处:《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年  份:2014

卷  号:2

期  号:12

起止页码:670-6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 探讨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43例颅脑损伤伴重度脑性昏迷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另选取39例为研究组,实施感知行为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重度脑性昏迷患者在不同治疗时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rating scale,DRS)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评分、脑于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FP)潜伏期、苏醒情况及意识状态.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GCS、DRS及EE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周后,研究组GCS及EE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前的BAFP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研究组BAFP绝对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在1~10d、11 ~20 d及21 ~30 d苏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组苏醒总有效率为69.2% (27/39),高于对照组的39.5%(1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知行为干预模式应用于重度脑性昏迷患者,能有效改善其意识状况,并加速其苏醒,利于病情向正性方向转归,可以考虑作为此类特殊患者的临床治疗辅助手段.

关 键 词:感知行为  重度脑性昏迷  意识状态  神经功能

分 类 号:R47[护理学类] Q189[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