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high-yielding wheat under rice stubble in Huanghuai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 [2]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连云港222006 [3]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云港222001
基 金:江苏省粮食丰产工程项目(BE2009425);连云港市科技攻关计划(农业;CN1201);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1A);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2)5086);江苏省农委三项工程项目(SXGC[2013]146)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23
期 号:1
起止页码:43-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IC、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9000 kg·hm^-2)群体的生长发育特性,以该区域推广面积较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连麦6号’、‘济麦22’和‘烟农19’为材料,在试验总结出包括基本苗调控和氮肥运筹等一套适宜黄淮地区稻茬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稻茬小麦高产和超高产群体,对其系列生育、生理特性以及产量要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产小麦群体(产量为7380-7889 kg·hm^-2)相比,超高产(〉9000 kg·hm^-2)小麦群体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超高产小麦抽穗前茎蘖数较高产群体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群体小麦的叶面积指数,生育前期较高产群体低,抽穗后则显著高于高产群体,两者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无明显差异;超高产小麦抽穗期、乳熟期与蜡熟期的根冠比、根系伤流量均显著高于高产群体;超高产小麦粒叶比、茎鞘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均高于高产群体。因此,本文提出了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9000 kg·hm^-2)群体的产量结构与群体指标:单位面积穗数(700±20)×104·hm?2,每穗实粒数〉32,千粒重〉42 g,茎蘖成穗率〉45%;抽穗期叶面积指数6.5-7.0;成熟期总干重〉20700 kg·hm^-2,粒叶比〉14 mg·cm^-2;抽穗期根冠比〉0.28,根系伤流量〉7.1 g·m?2·h^-1;收获指数〉0.45。
关 键 词:黄淮地区 稻茬小麦 超高产栽培 群体特征 产量
分 类 号:S51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