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哲学思想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四新[1,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国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江汉论坛》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中国哲学新发现综合研究”(11&zd086)的成果

年  份:2015

期  号:1

起止页码:40-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帛书《易传》大抵上反映了战国末季至汉初的易学思想,一方面它与今本《易传》存在很大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孔子的易学思想。在《周易》解释上,《要》、《衷》二篇提出了"以德知《易》"和"以德占《易》"、"拟德而占"的观念,反映了孔子先其德义而后其祝卜的思想。《衷》提出了"《易》之义萃阴与阳"的命题,不但与战国末至汉初人们对《易》义的概括相合,而且纳入了"五行"的概念。帛书《易传》的阴阳说属于宇宙论性质,它将天地、阴阳、动静、刚柔和文武等构筑为一个有序的观念系统,并聚集在乾坤二卦的内涵中。帛书《易传》包括八卦卦气说和《损》《益》卦气说,二者均为其阴阳说的表现。帛书《易传》十分重视乾坤说,《衷》有"三说"和"详说",不过在内容上与《文言传》不同;而《二三子》则反复阐述"龙德",重视其"神圣"之义,这是为其政治哲学服务的。总之,既要看到帛书《易传》对今本的继承,也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汉初易学的思想特质。

关 键 词:帛书 易传 孔子  阴阳 乾坤 龙德  

分 类 号:B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