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重庆主城区大气PM_(10)及PM_(2.5)来源解析  ( EI收录)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_(10) and PM_(2.5) in Urban Areas of Chongq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丽红[1] 周志恩[2] 赵雪艳[1] 杨文[1] 殷宝辉[1] 白志鹏[1] 姬亚芹[3]

机构地区:[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2]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1147 [3]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1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135)

年  份:2014

卷  号:27

期  号:12

起止页码:1387-13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CSSCI、CSSCI_E2014_2016、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重庆主城区4个季节大气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于2012年2—12月在重庆主城区的工业区、文教区和居住区5个环境监测点同步采集PM10及PM2.5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土壤尘、建筑水泥尘、扬尘、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施工机械及船舶)、工业源(包括固定燃烧源及工业工艺过程源)、生物质燃烧源及餐饮源等7类污染源,建立了重庆市本地化的污染源成分谱库.利用CMB(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及二重源解析技术分析了PM10及PM2.5的来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大气中ρ(PM10)及ρ(PM2.5)的年均值分别为153.2和113.1μg/m3,超过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2倍以上.大气PM10的主要来源为扬尘、二次粒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23.9%、23.5%和23.4%),大气PM2.5主要来源于二次粒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30.1%和27.9%).PM10和PM2.5的主要源类贡献率差别不大,表明研究区域内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应采取多源控制原则.大气PM10来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季和秋季主要以扬尘为主、夏季和冬季主要以二次粒子为主.

关 键 词:重庆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  PM10 PM2.5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