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杭州黑碳气溶胶污染特性及来源研究  ( EI收录)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of black carbon aerosol pollution in Hang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昶[1,2] 沈建东[2] 叶辉[2] 孙鸿良[2] 张天[2] 焦荔[2] 洪盛茂[2] 黄侃[3]

机构地区:[1]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3 [2]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杭州310007 [3]田纳西大学,美国tn37996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浙江省环保科研计划项目(2012B004);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0131813A03);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0533B04);杭州市环境保护科研计划项目(2012001)

年  份:2014

卷  号:34

期  号:12

起止页码:3026-30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50400441396)、IC、INSPE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2011年7月~2012年6月对黑碳气溶胶(BC)、PM2.5、污染气体及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以评估杭州市BC污染特征、来源分布及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杭州市大气BC日均浓度范围为1.3~16.5μg/m^3,年均值达到(5.1±2.5)μg/m^3.BC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秋冬季高,夏季低.BC也呈典型的日变化趋势,交通高峰期高,下午低,同时与NOx呈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城市中BC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重要影响;而BC/CO低于其他城市则表明生物质燃烧排放可能是杭州BC的另一大重要来源.BC随风速下降呈上升趋势, BC超过10μg/m^3的高浓度事件中,风速基本低于2m/s,北-西北-西风对高浓度BC的输送作用明显.观测期间BC的吸收系数为(44.8±23.0)Mm^-1,占到总消光比例的10.4%.灰霾和重度灰霾天气下,吸收系数分别为(66.2±30.1),(100.2±49.2)Mm^-1,达到非霾天气的2.2和3.4倍,表明BC吸收消光作用是影响杭州市大气能见度下降和灰霾天气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 键 词:黑碳 PM2.5 吸收系数  消光比例  灰霾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