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生物学科江苏南通226001
年 份:2014
卷 号:11
期 号:9
起止页码:179-1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小组教学是在心理学家帕茨Alexanden Mintz的纸锥穿瓶实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个实验揭示了不同的目标对任务完成的影响,帕茨提出了三种目标:合作型目标、竞争型目标、个体化目标。小组教学指的是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只有所有成员都实现目标时,个人才获得成功,个人通过合作,共同实现目标。小组属于一种合作型目标结构。[1]小组教学是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国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授为中心,通过分数来选拔人才,在团体中,只有其他学生失败,个人才能胜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学生之间是一种对抗的消极的关系,其结果是少数学生的得到胜利,大多数的学生受到打击。小组学习将学生的学习目标由竞争型目标转化为合作型目标,不求人人第一,但求人人发展,把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改变了简单的胜负关系。小组教学真正体现了平等参与共同发展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班级人数太多,班额太大(教育部规定中学超过50人即被视为大班额)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如何组织管理小组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小组教学有效进行,是目前很多老师的困惑。
关 键 词:小组教学 教师讲授 大班额 学生参与 技巧 个人才能 小组合作学习 实现目标
分 类 号:G632[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