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更新版)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文玲[1] 胡大一[1] 郭继鸿[1] 马长生[2] 陈红[1] 浦介麟[3] 张海澄[1] 蒋文平[4] 李毅刚[5] 杨新春[6] 白融[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100044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4]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5]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 [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

出  处:《中华内科杂志》

年  份:2014

卷  号:53

期  号:11

起止页码:916-9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占急诊科患者的0.9% ~1.7%[1],住院患者的1% ~3%[2].导致晕厥的病因很多,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因此,规范晕厥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自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2006年发布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来,在晕厥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修订了晕厥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发布了晕厥诊断的标准方案.目前,针对中国人群晕厥的相关研究较前有所丰富,包括流行病学[3]、临床特征[4-5]、诊断方法[6-7]及有关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的预后分析89],但数据仍然有限,无论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还是治疗手段方面,均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儿童晕厥的研究略显优势,在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研究,使得我们对中国儿童人群的晕厥有了进一步了解[10-14].

关 键 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血管迷走性晕厥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专家  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临床特征  

分 类 号:R459.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