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族群记忆与文化认同:花腰彝“女子舞龙”文化生态变迁的人类学考察——基于滇南石屏县慕善村的田野调查
Community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An Anthrop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to Cultural Ecological Changes of Huayao Yi“Women's Performance of Dragon Dance”—An Field Investigation Report Based on Mushan Village of Shiping County of Southern Yunnan Provin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玉溪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2]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33 [3]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4]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5]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红河660011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TY069);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JA890009);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QN2013009)
年 份:2014
卷 号:48
期 号:12
起止页码:47-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CSA-PROQEUST、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应用体育人类学方法论,借助田野调查、历史过程比较、文献资料等方法,以"族群记忆——文化认同——民族文化品牌"为历史文化脉络,以文化生态变迁为研究视角,以慕善村花腰彝"女子舞龙"活动为调查研究个案,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分析了慕善村花腰彝"女子舞龙"活动的文化生态环境与结构、文化生态变迁历程等,并进一步探讨其凸显的价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慕善村花腰彝"女子舞龙"活动与"祭龙仪式"的宗教礼仪息息相关,相互依存;慕善村花腰彝"女子舞龙"的文化生态变迁历程,实质上是花腰彝人民从起初的"族群记忆"到"文化认同",再到"民族文化品牌"过程中的必然选择;经历了"萌芽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中断期(文革冲击)、恢复期(1977年-1994年)、发展期(1994年-2008年)、繁荣期(2008以后)"等变迁历程;具有尚"舞"精神的传递和文化认同的载体、民族生计与经济利益的诉求、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学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与补充等凸显的价值意义。
关 键 词:体育人类学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生态变迁 女子舞龙 花腰彝
分 类 号:G852] G80-05[体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