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  ( EI收录)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OF UNDERGROUND CAVERNS AT HOUZIYAN HYDROPOWER ST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志鹏[1] 徐光黎[1] 董家兴[2] 李志刚[1] 王金生[3] 陈春文[3]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2]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3]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72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中国电建集团公司科研项目(P0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2263)

年  份:2014

卷  号:33

期  号:11

起止页码:2291-23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4600210477)、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具有高地应力、低强度应力比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变形破坏现象。结合地质、监测、检测及施工资料对施工期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主厂房、主变室及尾调室围岩位移大于50 mm的测点分别占17.2%,27.3%和9.4%,三大洞室围岩变形处于较大水平,远超其他电站同期水平。最大位移出现在III1类围岩处,表明高地应力条件下,较完整硬岩产生的卸荷回弹变形较大,岩石本身破坏产生的变形所占比重增加。围岩变形深度为5-15 m,最大可达23 m,相对较大;围岩变形与开挖卸荷关系密切,呈"阶跃式"发展。围岩变形破坏以应力重分布起主导作用的应力驱动型为主,由结构面不利组合控制的重力驱动型不再占主导地位。研究猴子岩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对其施工及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 键 词:地下工程  地下厂房洞室群 高地应力 低强度应力比  变形特征  破坏特征 猴子岩水电站

分 类 号:TU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