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医“骨枯髓空”的病理机制及从肾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涵义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marrow exhausted to bone wither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scientific meaning of the theory of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from the kidne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董万涛[1] 吕泽斌[2] 宋敏[3] 柴居堂[3]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州730020 [2]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成都610072 [3]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20

出  处:《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基  金:2010年甘肃省财政厅基本科研业务课题(BH2010-428)

年  份:2014

卷  号:20

期  号:10

起止页码:1245-12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_E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阐述了"肾虚-骨枯髓空-骨痿"的病因病机特点及"骨枯髓空"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将中医"肾主骨"理论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机结合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痿)"骨枯髓空"的病机特点,以及运用补肾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客观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依据。

关 键 词:骨枯髓空  骨质疏松症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分子机制  中药  

分 类 号:R255.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