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瘤样脱髓鞘病与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对比研究    

Comparison of 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 and glioma by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建国[1] 乔文颖[2] 郑奎宏[3] 赵虎林[4] 钱海蓉[5] 姚生[5] 段枫[5] 邱峰[5] 戚晓昆[5]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海军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48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急诊科 [3]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影像中心 [4]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5]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

基  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9-2054)

年  份:2014

卷  号:94

期  号:39

起止页码:3047-30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对比研究瘤样脱髓鞘病(TDL)与脑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TDL与胶质瘤的鉴别能力.方法 对2005至2013年海军总医院收治的60例病理证实的TDL与65例胶质瘤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1)平均发病年龄:胶质瘤[(42±19)岁]显著高于TDL[(36-13)岁,P<0.05];(2)首发症状:TDL组以头痛(25.0%)多见;胶质瘤组以头痛(23.1%)与癫痫(20.0%)多见;(3)头颅CT:TDL病灶无高密度;胶质瘤组高密度占60.0%;(4)胶质瘤组病灶囊变、坏死的构成比显著高于TDL组,并随病理分级升高发生率递增;(5)MRS特点:TDL组β,γ-Glx峰升高(9.5%)相对具有特异性.结论 胶质瘤起病年龄显著大于TDL;TDL以头痛起病多见,癫痫首发则应首先考虑胶质瘤可能;头颅CT高密度基本可除外TDL,更支持胶质瘤;若病灶发生坏死或出血,以高级别胶质瘤可能性大,TDL少见;MRS的β,γ-Glx峰升高支持TDL诊断,Cho/NAA≥2支持胶质瘤诊断.综合多种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影像学变化并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TDL与胶质瘤的鉴别。

关 键 词:瘤样脱髓鞘病  胶质瘤 临床症候 磁共振 鉴别诊断  

分 类 号:R739.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