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如何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放射科“危急值”的管理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汤林峰[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医学院 [2]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放射科,215332

出  处:《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年  份:2014

卷  号:15

期  号:5

起止页码:368-3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普通刊

摘  要:医疗安全与患者安全是全球医疗服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有“危急值”报告,我国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在2002年以后才开始建立。PDCA循环法作为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是由美国的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1950年由戴明博士带到日本,广泛应用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称为戴明环。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危急值”也被称为“panic value”,通常“危急值”定义是:当一种提示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边缘状态的检查结果出现时,此时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生命可能得以挽救,否则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这种提示生命危险状态的检查结果称作危急值。PDCA循环即一种全面的质量管理工具,现已越来越多应用于科研项目管理、医疗质量提高等方面。本文将从危急值报告流程、优化管理、持续改进等方面,进一步探讨PDCA 循环法在放射科应急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和管理。

关 键 词:PDCA循环法 质量管理工作  危急值 放射科 世界卫生组织 科研项目管理 合理应用  医疗安全  

分 类 号:R19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