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胡杨异形叶光合作用对光强与CO_2浓度的响应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of the heteromorphic leaves in Populus euphratica to light intensity and CO_2 concentr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海珍[1] 韩路[1] 徐雅丽[1] 牛建龙[1]

机构地区:[1]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843300

出  处:《植物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033和31260-058);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RCPY 201209)

年  份:2014

卷  号:3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099-11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3_2014、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叶形多变,随个体生长发育,植株出现条形、卵形和锯齿阔卵形叶。在新疆塔里木河上游人工胡杨林内选择具有此3种叶形的成年标准株,将枝条拉至同一高度,通过活体测定,比较其光合作用-光与CO2响应及叶绿素荧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胡杨异形叶光合速率对光强/CO2浓度与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均可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来拟合,得出的主要光合参数与实测值较吻合。胡杨卵形叶、锯齿阔卵形叶光合速率-光响应参数与生化参数及快速光响应参数与条形叶差异显著,而光合速率-CO2响应参数则无显著差异。胡杨异形叶CO2饱和浓度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较饱和光强下的Pnmax高,表明胡杨强光下光合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CO2供应和1,5-二磷酸核酮糖(RuBP)再生能力的限制。卵形叶、锯齿阔卵形叶的初始量子效率(α)、初始羧化效率(CE)、Pnmax、光合能力(Amax)与最大羧化速率(Vcmax)均显著高于条形叶;锯齿叶光饱和点(LSP)、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与光呼吸速率(Rp)高于卵形叶,条形叶光补偿点(LCP)与LSP、α、CE最低。表明荒漠干旱环境下胡杨锯齿叶最耐强光,高Rp可能是其耗散过剩光能、保护光合机构免于强光破坏的重要途径;卵形叶高的α、CE、磷酸丙糖利用效率(TPU)、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与低LCP及叶氮分配策略是其保持高光合速率的原因;条形叶ΦPSII、ETR、Pn低,因其制造光合产物不足而难以满足树体生长逐渐减少并处于树冠下部。可见,胡杨条形叶光合效率低、抗逆性差,主要以维持生长为主;随着树体长大,条形叶难以适应荒漠环境来维系其生长,出现了卵形叶;卵形叶光合效率高,易于快速积累光合产物而加快树体生长,但其LSP低和耐光抑制能力弱,逐渐被更耐强光、高温与大气干旱的锯齿叶所取代,从而使胡杨在极端逆境下得以生存,�

关 键 词:适应机制  异形叶  光合作用 胡杨  响应参数  

分 类 号:S79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