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被动陆缘洋陆转换带和岩石圈伸展破裂过程分析及其对南海陆缘深水盆地研究的启示  ( EI收录)  

Ocean and continent transition in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s and analysis of lithospheric extension and breakup process: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of the deepwater basins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s of South China S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建业[1,2] 庞雄[3] 雷超[2] 袁立忠[3] 刘军[3] 杨林龙[2]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深海开发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67

出  处:《地学前缘》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21;91028009)

年  份:2015

卷  号:22

期  号:1

起止页码:102-1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BSCO、EI(收录号:20150200416600)、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作为伸展陆壳和正常洋壳之间重要的过渡和衔接,洋陆转换带(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简写为OCT)蕴含有丰富的地壳岩石圈伸展破裂过程的信息。文中通过系统的资料调研,在总结OCT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明了OCT的现代概念、类型及其识别标志;详细介绍了以OCT为基础而建立的被动陆缘地壳岩石圈结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表层沉积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重要的构造变革界面特征;分析了大型拆离断层在地壳岩石圈薄化、地幔剥露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揭示了陆缘变形集中、迁移和叠合的规律,建立了被动陆缘岩石圈伸展、薄化、剥露和裂解模式。最后,论文对比了国际非岩浆型被动大陆边缘与我国南海OCT的研究,介绍了南海OCT和陆缘深水-超深水盆地研究的新发现,提出深入研究南海OCT将为南海陆缘构造演化、洋盆扩张过程和深水-超深水盆地的成因机制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关 键 词:南海  被动大陆边缘 洋陆转换带  拆离断层 剥露作用  裂解层序  

分 类 号:P542] P54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