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浅海背景下大型浊积扇研究进展及堆积机制探讨:以莺歌海盆地黄流组重力流为例  ( EI收录)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large shallow marine turbidite deposits:A case study of gravity flow deposits of the Huangliu Formation in Yinggehai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华[1] 陈思[1] 甘华军[1] 廖计华[2] 孙鸣[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海洋石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

出  处:《地学前缘》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84);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子课题(2011ZX05009-002)

年  份:2015

卷  号:22

期  号:1

起止页码:21-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BSCO、EI(收录号:20150200416594)、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围绕浅海背景下大型浊积扇的研究进展展开探讨,并以莺歌海盆地黄流组重力流为例研究其沉积特征及堆积机制。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的东方区黄流组发育的大型高效储集体——浅海重力流沉积体的沉积特征和堆积机制具有其独特性。古生物研究表明,其沉积期的古水深为40~110m,属于陆架浅水沉积背景。其重力流特征表现为包卷变形层理、准同生变形构造等,主要发育鲍玛序列A段和AB段组合,缺失CDE段。对该重力流沉积体的初步研究表明,其具有大规模、多期次(浊积事件的垂向叠加序列组合)、持续性发育等特征。在浅海背景下形成大规模重力流沉积体的综合成因机制包括:(1)物源的持续供给;(2)同沉积期大规模海退作用;(3)陆架基底的幕式动态活动和差异性沉降。该重力流沉积体的发育受上述三大因素的联合控制。因此,本研究采取构造-层序地层学、沉积学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系列技术与方法研究其宏观、微观特征及堆积的控制要素与独特机制。该研究成果能丰富浅海区发育大型重力流沉积体的理论体系,对油气勘探新领域的拓展具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 键 词:莺歌海盆地 黄流组  浅海相 重力流沉积体(浊积扇)  堆积机制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