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温诱导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分析    

Analysis of Endogenous Hormone Content During Bolting Caused by High Temperature in Lettu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慧[1] 郝敬虹[1] 韩莹琰[1] 刘超杰[1] 苏贺楠[1] 范双喜[1]

机构地区:[1]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出  处:《中国农学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叶用莴苣高温抽薹相关蛋白的鉴定及其互作分析"(31372057);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叶类蔬菜创新团队建设专项"(BLVP-0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项目"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蔬菜创新平台建设"(PXM2014_014207_000028);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项目"科研基地建设--植物生产类研究生种业实验实习平台建设"(PXM2014_014207_00007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项目"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叶用莴苣高温抽薹的分子机制"(KM201310020014)

年  份:2014

卷  号:30

期  号:25

起止页码:97-1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13_2014、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为探讨高温诱导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内源激素与抽薹的相互关系,以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试材,利用植物生长箱模拟夏季高温,分析了高温诱导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茎和叶的赤霉素(GA)、生长素(IAA)、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油菜素内酯(B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下,茎和叶在抽薹期(高温处理7天后)GA含量均显著高于抽薹前(高温处理前5天)。与对照相比,高温组茎中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高温处理组茎和叶中IAA、ABA、ZR含量抽薹期显著高于抽薹前,且高温组进入抽薹期时IAA、ABA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茎和叶BR含量表现为抽薹期显著低于抽薹前。与对照相比,高温组中抽薹期茎中BR含量明显降低而叶的BR含量无明显变化。高温处理组中茎和叶的MeJ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抽薹期显著低于抽薹前。综上所述,推测高水平的内源GA、IAA、ABA和ZR含量,低水平的BR可能促进叶用莴苣抽薹,而MeJA与叶用莴苣抽薹的关系不大。

关 键 词:叶用莴苣 高温 抽薹 内源激素

分 类 号:S63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