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贵州泥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Significanc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Nibao Gold Deposit,Gui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疆丽[1,2] 林方成[2] 侯林[2] 张锦让[2] 彭正[3] 朱斯豹[2] 吴松洋[2]

机构地区:[1]四川省地矿局403地质队,四川峨眉614200 [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610081 [3]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成都610031

出  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12120113094400);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3094400)

年  份:2014

卷  号:33

期  号:5

起止页码:688-6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泥堡金矿床的成因机制,本文对泥堡金矿床两类矿体中的萤石、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热力学和单个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层控型矿体为早期成矿阶段的产物,其中的脉石矿物萤石中发育了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20~260℃,盐度为0.00%~2.00%NaCleq,密度为0.54~1.03g/cm3;断裂带型矿体方解石中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主要为100~200℃,盐度为3.00%~6.00% NaCleq,密度为0.69~1.00 g/cm3.计算得到早期成矿阶段流体捕获压力为40~80MPa,成矿深度为1.5~3.0 km;断裂带型矿体中流体的捕获压力为30~40MPa,成矿深度为1.0~2.5 km.反映出初始流体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并含CO2及CH4、N2等有机气体成分的特点.流体混合是导致成矿早期阶段矿质初步富集形成层控型矿体的原因,后期的断裂带活动引发的流体沸腾是形成断裂带型矿体的原因.

关 键 词:流体包裹体 卡林型金矿 成矿流体 泥堡金矿床  滇黔桂

分 类 号:P618.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