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天山博罗科努地区古生代地层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    

Provenance Analysi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Paleozoic Strata in the Boluokenu Area,West Tiansh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力强[1,2] 顾雪祥[1] 章永梅[1] 王新利[3] 彭义伟[1] 刘瑞萍[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武警黄金第四支队,辽宁辽阳111000 [3]鑫达金银开发中心,北京100083

出  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30329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B06B02-02)

年  份:2014

卷  号:33

期  号:5

起止页码:582-5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西天山博罗科努地区普遍发育古生代地层,为系统研究该地区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史,本文对区内寒武系 下二叠统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古生代地层的SiO2含量为66%~73%,各组地层的TFeO+MgO、Al2O3/SiO2和Rb、Ba、Sr、Th/U、La/Sc、La/Th值,以及稀土元素组成等地球化学参数均与上地壳平均组分相当.寒武系为泥岩、泥灰岩,中奥陶统科克萨雷溪组为泥岩,其他组地层的砂岩大多为杂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除寒武系、中奥陶统和下二叠统含有沉积再旋回物质外,其他各组地层源区均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其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构造环境判别表明,博罗科努地区在寒武纪—早奥陶世期间为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中奥陶世转为活动大陆边缘,发生俯冲作用;中泥盆世进入俯冲间歇期,晚泥盆世开始了新一轮更强烈的俯冲作用;晚石炭世开始碰撞造山,形成统一的大陆;早二叠世进入稳定的板内发展阶段.

关 键 词:物源分析 构造环境 古生代 西天山  

分 类 号:P53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