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  ( EI收录)  

The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mode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oriented by life qua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承丽[1] 贺艳华[1] 周国华[1] 曾山山[2] 肖路遥[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410081 [2]望城区城乡规划局,长沙410200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JL033);湖南省重点学科地理学建设项目(2011001)~~

年  份:2014

卷  号:69

期  号:10

起止页码:1459-14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DFYBKZL(收录号:577688)、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引入"生活质量理论",基于乡村聚落空间与生活质量的双向循环互动机理,从乡村聚落空间功能整合、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尺度调控等三个方面研究乡村聚落空间优化问题,试图构建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框架与模式。研究认为:1聚落是生活质量的空间载体,生活质量是聚落的本质内容,乡村聚落与生活质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聚落空间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2乡村聚落空间功能类型可以划分为生计维持型功能、产业发展型功能与品质提升型功能,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聚落空间功能优化,重点在于提升生计维持型功能,整合产业发展型功能,植入品质提升型功能。3乡村聚落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促进居住空间、农业空间、工业空间有机集聚,社会交往空间、休闲空间、服务空间有机疏散,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有机均衡,以实现聚落内部空间类型比例合理化与组合最优化;二是要通过聚居区位转换与聚落职能调整,移拆部分衰落村落,保留部分一般村落,扩大部分重点村落,新建部分新型村落,形成"综合村—特色村"的功能结构等级,构建以乡村公路为链接的聚落体系空间组织模式。4 RROD模式是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的理想模式,该模式的构建要合理确定聚落单体的规模尺度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尺度,引导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分布有序的RROD和RROD体系。

关 键 词:乡村聚落 生活质量 空间优化  RROD模式  

分 类 号:C912.82[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