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in Chinese Popul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智海[1] 刘忠厚[2] 李娜[3] 张萌萌[4] 黄琪仁[5] 马远征[6] 王亮[6] 刘勇[7] 刘新宇[8] 朱钧[9] 蓝旭[10] 李士春[11] 杨鸿兵[12] 喻恒峰[13] 汤光宇[14] 张伟[15] 姚伟武[5] 李绍林[16] 彭俊红[17] 周晟[18] 周劲松[19]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2]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3]北京积水潭医院 [4]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5]上海市第六医院 [6]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309医院) [7]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8]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9]湖南省怀化第一人民医院 [10]兰州军区总医院 [11]北京石景山医院 [12]北京密云中医院 [13]江西省人民医院 [14]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15]河北省三院 [16]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17]武汉市普爱医院 [18]甘肃省中医院 [19]成都军区总医院

出  处:《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年  份:2014

卷  号:20

期  号:9

起止页码:1007-10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_E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组织专家在2000年第二稿的基础上,复习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骨质疏松症诊疗工作提供参考。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参照WHO-2.5 SD的标准,也可以根据中国人群的实际情况采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OCCGS)建议的-2.0SD或者骨量下降25%作为诊断标准。并提出了在使用DXA骨密度诊断时需要注意DXA的局限性,避免漏诊。根据近年来定量CT研究的成果,首次在共识中建议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和美国放射学院(ACR)推荐的腰椎QCT骨密度低于80 mg/cm3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首次建议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FRAX应用。脆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并推荐综合影像检查诊断脆性骨折和鉴别诊断。强调了骨生化检查的作用。

关 键 词: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测量 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

分 类 号:R6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