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联系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its possible links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一汇[1] 柳艳菊[1] 梁苏洁[2] 马晓青[3] 张颖娴[1] 司东[1] 梁萍[4] 宋亚芳[1] 张锦[1]

机构地区:[1]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2]天津市气候中心,天津300074 [3]北京市气象局,北京100089 [4]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200030

出  处:《气象学报》

基  金:973项目(2012CB417205和2013CB430202);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1130960);行业专项(GYHY201406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51B02)

年  份:2014

卷  号:72

期  号:5

起止页码:835-8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近年来中外关于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变化问题研究进展做了回顾和评述,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1)东亚冬季风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冬季气温经历了一次冷期(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到80年代初中期),一次暖期(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后期延续到21世纪初)和近10-15年(约从1998年开始)出现的气候变暖趋缓期(也称气候变暖停顿期)。(2)东亚冬季风主要表现出强-弱-强3阶段的特征,即从1950年到1986/1987年,明显偏强;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东亚冬季风减弱;约2005年之后,东亚冬季风开始由弱转强。与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相对应,东亚冬季大气环流以及中国冬季气温和寒潮都表现出一致的年代际变化。(3)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和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区域模态变化密切相关。当北半球环状模/北极涛动(NAM/A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处于负(正)位相,东亚冬季风偏强(弱),中国冬季气温偏低(高)。此外,北大西洋年代尺度振荡(AMO)对东亚冬季风也有重要影响,在AMO负位相时,对应东亚冷期(强冬季风),正位相对应暖期(弱冬季风)。因而海洋的年代际变化是造成东亚冬季风气候脉动的主要自然原因,而全球气候变暖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也有明显影响。

关 键 词: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北极涛动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全球气候变化

分 类 号:P467[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