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钝齿棒杆菌的代谢改造:L-鸟氨酸与L-瓜氨酸合成菌株的构建    

Engineering 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for construction of L-Ornithine and L-Citrulline produc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芹芹[1] 罗玉常[1] 窦文芳[1] 张晓梅[1] 耿燕[1] 许正宏[1,2]

机构地区:[1]江南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研究室,江苏无锡214122 [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出  处:《微生物学通报》

基  金:国家863计划项目(No.2012AA022102)

年  份:2014

卷  号:41

期  号:10

起止页码:1941-19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IC、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对一株产L-精氨酸的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SYPA5-5进行代谢工程改造,构建L-鸟氨酸和L-瓜氨酸合成菌株,并考察其发酵生产相应氨基酸的性能。【方法】分别敲除菌株SYPA5-5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OTC)的编码基因argF和精胺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 synthase,ASS)的编码基因argG,构建能够合成L-鸟氨酸及L-瓜氨酸的重组菌株SYPA5-5△argF和SYPA5-5△argG;考察不同营养条件对上述重组菌株生长和相应氨基酸积累的影响。【结果】添加0.3 g/L L-精氨酸可满足SYPA5-5△argF的生长及L-鸟氨酸积累所需,L-鸟氨酸产量可达21.5 g/L;添加L-精氨酸有利于SYPA5-5△argG的生长,但不利于L-瓜氨酸的积累;不添加L-精氨酸时,L-瓜氨酸产量可达15.2 g/L,同时积累6.8 g/L的L-谷氨酸。【结论】分别敲除L-精氨酸生产菌株SYPA5-5的argF及argG基因,可实现L-精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物L-瓜氨酸和L-鸟氨酸的积累,拓展了该菌株的工业应用范围。

关 键 词:L-鸟氨酸 L-瓜氨酸  钝齿棒杆菌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  argF  精胺琥珀酸合成酶  ARGG

分 类 号:TQ9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