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蒙古草甸草原与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与生产力季节动态及其碳库潜力
Seasonal dynamics of belowground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and potential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meadow steppe and typical steppe,in Inner Mongolia,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2]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呼和浩特010021 [3]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呼和浩特010021 [4]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47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950602)
年 份:2014
卷 号:34
期 号:19
起止页码:5530-55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地下根系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量及其净生产力对地下碳库具有直接与间接作用,分析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与周转对深入揭示草原生态系统碳库动态及其固碳速率与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应用钻土芯法对不同利用方式或管理措施下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动态及其与温度、降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均为单峰型曲线,与上月降水显著正相关(P<0.05),但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表现为草甸草原呈"S"型曲线,典型草原则是双峰型曲线,与温度、降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两种草原根冠比和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均为指数函数曲线,根茎型草原地下生物量集中在土壤0—5 cm,丛生型草原地下生物量集中于土壤5—10 cm,根冠比值在生长旺季(7—8月份)最小。草甸草原地下净生产力及碳储量范围分别为2167—2953 g m-2a-1和975—1329 gC m-2a-1,典型草原为2342—3333 g m-2a-1和1054—1450 gC m-2a-1,地下净生产力及其碳储量约为地上净生产力及其碳储量的10倍,具有较大的年固碳能力,且相对稳定;地下净生产力与地上净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地下生物量碳库是地上生物量碳库的10倍左右,适度放牧可增加地下生产力,但长期过度放牧显著降低其地下生物量与生产力,并使其垂直分布趋向于浅层化。
关 键 词:地下生物量 地下净生产力 垂直分布格局 碳库 根系周转
分 类 号:S812[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