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遵义师范学院美术系
年 份:2014
期 号:18
起止页码:70-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无论何时何地,当你听到轻灵跳跃的钢琴音符,总是能够动人心弦。古有《礼记·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是在2002年罗曼·波兰斯基指导的传记类电影《钢琴家》。作为钢琴与战争的纪实电影,电影《钢琴家》一开头,从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修长的手指下流出来的肖邦《升C小调夜曲》就让人在战争来临前慌乱不安的街头感受到一缕平静;在德国军官废弃的房间里,斯皮曼弹奏了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德国纳粹军官在一旁认真聆听,在残酷荒诞的战争中,是音乐为彼此创造一个没有硝烟的空间,是音乐为他赢得了又一个生存契机。在被战争摧残的破落不堪的房间里,瘦削的钢琴家在饥饿与恐惧中,慢慢地敲响琴键,先是缓慢而低沉,而后越来越快,像泣不成声,又仿佛在控诉,急迫地想要吐出一颗心,夹杂了他的悲伤、愤怒和咆哮……这可能是第一次,
关 键 词:音乐表现力 钢琴教学 教学过程 《钢琴家》 《第一叙事曲》 学生 培养 纪实电影
分 类 号:G642] J624.1-4[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