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业务系统DERF2.0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的预测性能评估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valuation of Monthly Dynamic Extended Range Forecast Operational System DERF2.0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慧根[1,2] 李巧萍[3] 吴统文[3] 唐红玉[1] 胡泽勇[2]

机构地区:[1]重庆市气候中心,重庆401147 [2]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3]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出  处:《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及其影响与对策”2013CB430204;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预测业务技术研究”2009BAC51B01;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PCC201202;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面上项目CMAGJ2013M40;重庆市气象局业务技术攻关面上项目ywgg-201311

年  份:2014

卷  号:38

期  号:5

起止页码:950-9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INSPEC、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业务系统(DERF2.0)开展的1982~2010年的回报试验结果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669个台站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距平相关系数ACC、平均方差技巧评分MSSS、距平符号一致率R和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分级检验Pg等4种方法综合评估了DERF2.0系统对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DERF2.0模式对气温的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对气温的预测性能较DERF1.0模式有了较明显的提升。与过去全国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评分相比,DERF2.0对气温和降水的预测都有所提高。与气温相比,DERF2.0对降水的预测性能相对较差,对降水的预测水平与DERF1.0相接近。DERF2.0对发生在1998年和2006年的极端旱、涝个例年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且对气温的预测明显好于降水。从空间上来看,DERF2.0在西南地区的确定性预测效果较差,模式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关 键 词:BCC-AGCM  月动力延伸  DERF2.0  月预测  预测性能  

分 类 号:P435.2[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