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牛角Paracel”转为“西沙群岛Paracel”——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人的南海测绘
Name Change from“Horn-shape Paracel”to“Xisha Qundao Paracel”: On Westerners' Survey in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the End of 18th Century and Early 19th Centu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浙江金华321004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地图文献与GIS技术的南海地名汇释与考证"(13BTQ03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国时期中国政府维护南海主权的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11JZD011)
年 份:2014
卷 号:51
期 号:5
起止页码:35-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中越两国关于西沙群岛主权争议中,有关普拉塞尔(Pracel)或帕拉塞尔(Paracel)的历史资料,是越南方面论证西沙群岛主权归属的关键性证据。在航海史上的不同时期,Paracel所指并不相同,初始所指是越南海岸线外一南北走向呈"牛角"状的沙礁群,与西沙群岛都是南海航线上的危险区域,但两者截然不同。18世纪让·达约在越南沿海的测绘,证明了"牛角"Paracel实为早先的航海家认识上的谬误。为继续沿用这一地名概念,豪斯伯格将"牛角"头部以东的岛礁,即今西沙群岛,纳入Paracel之中。1808年罗斯船长的南海测绘,发现外沟航线上的危险区域,即西沙,实为海中的群岛,而内沟航线上的危险区域,即"牛角"Paracel,大多数岛礁并不存在。于是Paracel成为专指西沙群岛的名称。在豪斯伯格的推广下,这一命名逐渐得到认同。1830年以后,"牛角"Paracel从西文文献中消失。因此,越方的证据并不能成立。
关 键 词:Paracel 西沙群岛 南海测绘
分 类 号:K901.9] D823[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