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湖积物硅藻与地球化学记录的古环境变迁反演——以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为例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ferred from diatom and geochemistry records of lake deposits:A case study in Huixian karst wetland,Guil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2]德国哥廷根大学植物科学所,哥廷根37073 [3]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4]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台北11574 [5]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台北10617
基 金: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桂林会仙岩溶湿地全新世环境变迁研究"(KERDC-201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2118);国科会计划(NSC101-2116-M-002-007-;NSC101-2611-M-110-003-.NSC102-2917-1-564-058)
年 份:2014
卷 号:33
期 号:2
起止页码:129-1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3_2014、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通过对狮子潭柱状沉积物的放射性定年、地球化学与硅藻分析,反演桂林会仙岩溶湿地全新世的古湖沼演替,与其响应的气候变迁与人类活动记录。放射性^(210)Pb、^(14)C定年结果显示该湖在6 400 cal BP开始有湖积物保存,在2 700 cal BP—公元1943年间有沉积间断事件,且于公元1943年再度沉积。在6400—5 200 cal BP,高比例的浮游型硅藻反映高水位状态,可对应到气候暖湿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期。在5 200—2 700 cal BP,沉积物内稀酸可溶相Ca、Mg、Sr浓度降低,Mg/Ca、Sr/Ca值明显增加,且浮游型硅藻几乎消失,显示当时湖泊水位显著降低,气候逐渐变干。在公元1943年沉积物再度沉积,可能与战争造成人口迁徙与废耕有关。自公元1973年以来,硅藻壳片大量堆积,反映人类过度活动造成藻华的现象。湖泊沉积物内硅藻组成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很好地反演古气候、环境变迁。
关 键 词:沉积物 多指标分析 硅藻 全新世 岩溶湿地 稀酸可溶相元素
分 类 号:Q946.91[植物生产类] P46[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