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非常规油气藏体积改造技术核心理论与优化设计关键  ( EI收录)  

The core theories and key optimization designs of volume stimulation technology for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奇[1,2] 胥云[1,3] 张守良[1,2] 王腾飞[4] 管保山[1,3] 吴国涛[5] 王晓泉[2]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7 [2]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北京100007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4]能新科国际有限公司,北京100022 [5]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盘锦124000

出  处:《石油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13-003)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35

期  号:4

起止页码:706-7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3218042667)、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北美页岩气藏在储层渗透率低至纳达西的情况下仍能实现有效开发,其核心是增大储层改造体积,用技术体系来表征即为“体积改造技术”.“体积改造技术”强调“打碎”储层,使裂缝壁面与储层基质的接触面积最大,在三维方向实现对储层的“立体”改造.针对页岩和致密油气储层的不同特点,界定了“狭义”和“广义”体积改造技术的异同:“狭义”体积改造技术源于对象、技术和验证3个要素(页岩、“水平井钻井+水平井分段压裂”、微地震裂缝诊断);“广义”体积改造技术是针对致密油气储层提出的水平井多段和直井多层压裂技术方法.两种技术针对的储层对象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体积改造技术的核心理论为:①“打碎”储层,形成复杂缝网,“人造”渗透率;②基质中的流体沿裂缝“最短距离”渗流;③大幅度降低基质中油气流动所需驱动压差.进一步提出了满足体积改造技术理论的核心条件为:储层具有明显脆性,天然裂缝与层理发育,最大最小应力差较小.其中脆性指数是岩石发生破裂前的瞬态变化快慢(难易)程度的表征,而体积改造技术优化设计的关键是“逆向设计”方法,以及分簇射孔模式、最优孔数及裂缝间距优化.现场实际研究表明:分簇射孔确保各簇有效开启的最优孔数为40~50个,并可获得最优孔数与排量的关系,以及最优缝间距越小越易实现裂缝转向;同时还给出了孔眼优化、实现应力干扰的最佳裂缝间距、细分切割基质的理论模型与计算结果.体积改造技术对提高非常规油气藏的改造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体积改造  “打碎”储层  最短距离渗流  最小驱动压差  分簇射孔  应力干扰  逆向设计  

分 类 号:TE3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