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1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
基 金:IDRC Research Chair in Modeling and Management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104519-010);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课题(2012SKLID103)
年 份:2014
卷 号:48
期 号:8
起止页码:748-7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3_2014、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前,性传播已成为全球艾滋病传播流行的首要途径[1].2012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颁布的艾滋病全球疫情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球存活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估计为3 400万例,全球15 ~ 49岁的成年人中有近0.8%携带HIV[2].HIV单阳家庭是夫妻双方中一方为HIV阳性者,另一方为HIV抗体阴性的家庭(HIV阳性一方为先证者,HIV阴性一方为非先证者)[3].国外文献报道表明,大量的HIV新发感染属于家庭内夫妻间性传播,在一些地区中,这种风险相当于甚至超过了男男同性恋人群和女性性工作者[4].夫妻间性传播是非洲HIV流行的主要模式[5].乌干达的专题报告显示,43%的HIV新发感染来自夫妻间性传播[6].我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显示,当年存活的74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经性途径传播达到了59.0%,其中异性传播为44.3%,约1/3为夫妻间性传播[7].
关 键 词:HIV感染者 家庭预防 影响因素 干预效果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HIV阳性者 传播流行 艾滋病患者
分 类 号:R512.9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