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型的去甲斑蝥酸根合镨(Ⅲ)、钐(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DNA和BSA的作用及抗增殖活性    

Crystal Structure,Interaction with DNA and Protein and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of Pr( Ⅲ) and Sm( Ⅲ) Novel Complexes of Demethylcanthara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芳园[1,2] 王鹏鹏[2] 赵玉玲[2] 杨胡彬[2] 冯洁[2] 林秋月[1,2]

机构地区:[1]浙江省固体表面反应化学重点实验室,浙江金华321004 [2]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  处:《中国稀土学报》

年  份:2014

卷  号:32

期  号:4

起止页码:473-4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合成了两种2-氨甲基苯并咪唑(ambi)和去甲基斑蝥酸(H2DCA=7-氧杂二环[2.2.1]庚烷-2,3-二甲酸)与镨(Ⅲ)、钐(Ⅲ)的配合物。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为:(Hambi)[Ln(DCA)2(H2O)3]·3H2O(Ln=Pr(III)(1),Sm(III))(2);Hambi为质子化的ambi。DCA离子的醚键和羧酸根的氧原子参与配位,为三齿配体,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9。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能通过部分插入模式与DNA发生较强的结合作用(Kb:1.56×104(1)和1.85×104L·mol-1(2))。配合物能与BSA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KA:9.33×104L·mol-1(1)和1.52×106L·mol-1(2)),结合位点数为1。测试了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的抗癌活性较去甲基斑蝥素有明显提高。

关 键 词:苯并咪唑  去甲基斑蝥酸  稀土配合物  与DNA键合  与BSA相互作用  体外抗增殖活性  

分 类 号:O614.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