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 EI收录)  

Recent advances in wide-azimuth seismic explor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依谋[1,2] 印兴耀[1] 张三元[3] 吴国忱[1] 陶夏妍[4]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2]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部,新疆库尔勒841000 [3]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处,湖北潜江433100 [4]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出  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46)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49

期  号:3

起止页码:596-6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EI(收录号:20142917947278)、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从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方面总结了宽方位地震勘探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向作了预测,得出以下认识:①宽方位地震采集的核心理念是如何经济可行地获取宽方位数据体,陆上多采用可控震源高效激发实现,螺旋采集技术结合震源同步激发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海上采集效率,降低勘探成本;②炮检距向量片(OVT)技术是面向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的一项新技术,考虑了宽方位观测带来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地震成像精度,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可以保留炮检距和方位角信息,有望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和储层描述中发挥更大作用;③在HTI介质中地震波能量衰减方位各向异性程度较其他属性要明显,且对裂缝尺度和流体类型敏感,今后业界将应更加关注综合利用地震波能量衰减、频率、相位方位各向异性提高裂缝预测精度;④宽方位地震观测在高陡构造和复杂断块成像、岩性和裂缝型储层预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已得到实践检验,但对于诸如复杂山地等地表起伏剧烈、速度纵横向变化大、静校正问题严重的地区,在相关处理技术未完善的情况下,应慎用宽方位地震观测。

关 键 词:宽方位 观测系统  OVT  方位各向异性 裂缝预测  

分 类 号:P6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