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石菖蒲挥发油改善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行为学的抗氧化机制探讨    

Antioxidative mechanism of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volatile oil for improving the behavioral improvement of epilepsy rats induced by lithium-pilocarp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龚磊[1] 许洁[2] 龚其海[3] 蒋智刚[2] 肖庆邦[4] 周旭美[3] 刘露[3] 罗丽[3] 范瑞明[5]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贵州遵义563003 [2]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03 [3]遵义医学院药学院,贵州遵义563003 [4]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贵州遵义563003 [5]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贵州遵义563003

出  处:《现代医药卫生》

基  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197);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黔中医药发[2011]78号);遵义市红花岗区科技局基金课题[遵红科社字(2012)12号]

年  份:2014

卷  号:30

期  号:14

起止页码:2081-208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行为学改善的抗氧化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癫痫组(30只)、石菖蒲挥发油组(30只),后两组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法建立癫痫动物模型;观察各组行为学变化。癫痫模型大鼠在致痫后4、24、48 h断头取脑,检测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 (1)行为学:癫痫组与石菖蒲挥发油组首达4级发作时间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指标改变:癫痫组较石菖蒲挥发油组MDA、NO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和石菖蒲挥发油组的自由基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菖蒲挥发油能改善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的行为,并可能通过抑制MDA、NO含量的增加和SOD的减少,保护海马区神经元损伤。

关 键 词:石菖蒲  化学  油类,挥发  疾病模型,动物  癫痫 超氧化物类

分 类 号:R969.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