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岷江冷杉林皆伐后次生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演替动态    

Successional dynamics of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 after clearcutting of faxon fir(Abies faxoniana) forest stan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缪宁[1] 周珠丽[2] 史作民[3] 冯秋红[4]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4 [2]阿坝州川西林业局,理县623102 [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4]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2BAD22B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477)资助

年  份:2014

卷  号:34

期  号:13

起止页码:3661-36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阐明岷江冷杉林皆伐后次生群落的演替过程,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川西米亚罗林区海拔3100—3600 m的阴坡选择岷江冷杉林皆伐后次生演替10、20、30、40和50a阶段的次生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动态进行了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的树木均呈显著聚集分布。按群落中优势种的重要值将该演替序列划分为3个类型:悬钩子-蔷薇灌丛、白桦阔叶林和桦木-岷江冷杉针阔混交林。随次生演替,乔木和灌木种的物种丰富度趋于增加,而草本种的物种丰富度趋于减少;乔木和灌木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趋于增大,而草本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趋于减小;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趋于增大;乔木层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趋于减小,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演替0—40年阶段趋于增大,而在演替50a阶段趋于减小。在该演替序列中,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均呈耐荫种替代非耐荫种的趋势。

关 键 词: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次生群落  川西亚高山 演替动态

分 类 号:S791.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