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川芎嗪抗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Mechanism of protective effect of tetramethylpyrazine o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bbi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万铁[1] 徐正衸[1] 林丽娜[2] 王卫[1] 李东[3] 王宗敏[4]

机构地区:[1]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浙江温州325027 [2]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3]温州医学院检验系分析中心 [4]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基  金: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No.992 0 86) ;温州市"5 5 1人才工程"培养基金 (No.980 18) ;浙江省教育厅 (No.95 1118) ;卫生厅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No.98A0 87)

年  份:2002

卷  号:9

期  号:4

起止页码:216-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HIRI)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肝缺血再灌注组 (B组 )和肝缺血再灌注加川芎嗪治疗组 (C组 )。复制 HIRI模型 ,分别观察肝组织内 ATP、ADP、AMP含量 ,总腺苷酸量 (TAN) ,肝脏的细胞能荷 (E)及肝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C组与B组比较 ,肝组织内 ATP含量及 E均明显增高〔 ATP:C组为 (2 .84± 0 .77) mg/ g,B组为 (0 .98± 0 .2 5 ) m g/ g,P<0 .0 1;E:C组为 0 .6 1± 0 .0 7,B组为 0 .34± 0 .0 5 ,P<0 .0 1)〕;且与仅行游离、不阻断肝血流的 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A组 ATP为 (3.34± 0 .2 7) mg/ g,P<0 .0 5 ;A组 E为 0 .6 7± 0 .0 4 ,P>0 .0 5〕;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显著减轻。结论 :川芎嗪可通过改善肝细胞的能量代谢而减轻

关 键 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能量代谢 川芎嗪 中药  药理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