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小麦株高性状的QTL分析(英文)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Plant Height in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Using a F_(2∶3) Popul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冬成[1] 高睦枪[1] 关荣霞[1] 李润枝[1] 曹双河[1] 郭小丽[2] 张爱民[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系,北京100094 [2]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100094

出  处:《Acta Genetica Sinica》

基  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3989335 0 )~~

年  份:2002

卷  号:29

期  号:8

起止页码:706-7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EMBASE、IC、JST、PUBMED、SCI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自 2 0世纪 6 0年代农林 10号矮秆基因被用于小麦育种以来 ,矮化育种成为世界范围内势不可挡的趋势 ,矮秆基因研究被越来越多的育种专家重视。先后鉴定出 2 0余个矮秆基因 ,并应用其中 6、7个基因 ,培育了大批丰产潜力大的半矮秆品种。应用矮秆冬小麦品系ND3338(♀ )和F390 (♂ )杂交得到的F2∶3群体 ,研究小麦株高的遗传基础 ,对控制株高的数量性状基因座进行定位。利用 2 4 0个F2∶3家系 ,构建了含 2 15个微卫星标记、覆盖 36 0 0cM、由 2 1个连锁群组成的遗传连锁图谱 ,并对该群体进行了 4个环境 (2年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 ,2点 :北京和石家庄 ) 3重复的田间种植 ;采用区间作图法 ,对该群体的株高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 :7个影响株高的QTL分别位于染色体 1B、4B(2个 )、6A(2个 )、6D和 7A上 ,每个QTL能解释 5 .2 %~ 5 0 .1%的表型变异 ,每个环境条件下检测出的所有QTL能解释 6 4 .8%~ 75 %的表型变异 :除了 7A上的QTL外 ,其他 6个降低株高的QTL均来自ND3338,其效应介于0 .94cm~ 9.33cm之间 ,且其中的 4个在所有的环境下都能被检测出来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在 4BS的Xgwm113标记附近有一主效QTL ,其在不同的环境下能降低株高 7.91cm~ 9.33cm ,解释 2 7.8%~ 36 .2 %的表型变异 ,有着同农?

关 键 词:小麦 株高性状 QTL分析 数量性状位点 微卫星标记

分 类 号:Q943[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