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晚更新世东亚季风气候不稳定性的洞穴石笋同位素证据  ( EI收录)  

Instability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Evidence from the Variation of the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 of a Cave Stalagmi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江滢[1] 汪永进[2] 邵晓华[2] 陈骏[1] 许汉奎[3] 穆西南[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210093 [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10097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0008

出  处:《地质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972055)资助成果。

年  份:2002

卷  号:76

期  号:3

起止页码:413-4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据南京汤山葫芦洞石笋的23个热电离质谱测年结果和分辨率达100~200 a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测试数据,讨论了75~35 ka BP期间东亚季风气候的高频振荡特征。石笋氧同位素值的波动范围介于-9.165‰~-5.456‰之间,相邻峰谷的变幅可达2‰~3‰,由其构成的16个气候不稳定性事件与格陵兰冰心δ^(18)O记录中IS8~IS20和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H4~H6有良好的对比关系,揭示了东亚季风气候变化与高纬极地大气温度变化存在着动力机制上的联系。石笋碳同位素记录呈现类似于δ^(18)O记录的高频振荡形式,反映了洞穴上覆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快速响应。石笋稳定同位素曲线上72 ka BP左右的快速降温事件与印度尼西亚 Toba火山喷发事件基本一致,有可能说明晚更新世全球气候事件的发生并非单一源于北大西洋深层水体的变化。

关 键 词:晚更新世 东亚季风气候 不稳定性  洞穴  石笋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气候事件

分 类 号:P59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