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    

Denial of Accusations and Assumption of Playful Names --Verbal irony in Yang Jiang's pro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思谦[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中文系,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02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121-1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SCI、CSSCI2000_200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对应着两个语境 :故事发生时的语境 ( 5 0年代初至 70年代初 )和故事写作时的语境 ( 80 - 90年代 )。她将“陪斗者”这一政治身份转化为叙述人的观察和言说视角 ,通过“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的修辞方式 (表现为“我不是…”/“我是…”的语式 ) ,实现了对语境限制的反限制 ,构成了一种“互文本”的深层意义结构。其戏谑式命名的常用方式是“贬低陈述”。作为女性写作 ,杨绛选择反讽作为自己散文的基本修辞方式 ,既是时间的积累沉淀对她的话语启示 。

关 键 词:杨绛  散文 反讽 语境 反命名  戏谑式命名  

分 类 号:I206.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