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NO、NOS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Implication of dynamic changes of NO,NOS in rats of experimental colit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香宇[1] 段芳龄[1] 李建生[2] 马军[1] 高天慧[1] 朱武凌[1] 白经修[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郑州450003 [2]郑州大学一附院消化内科

出  处:《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年  份:2002

卷  号:11

期  号:2

起止页码:120-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DOAJ、JST、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观察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的动态变化 ,了解NO、NOS同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 2 ,4 二硝基氯苯 (2 ,4 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诱发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 ;Wistar雄性大鼠 70只 ,检测造模前 (Ⅰ组 ) ,造模后第 1天 (Ⅱ组 )、第 1周 (Ⅲ组 )、第 2周 (Ⅳ组 )、第 4周 (Ⅴ组 )结肠粘膜NO、NOS的动态变化 ,同时观察其病理改变 ;结果用 x±s表示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P <0 .0 5作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检验水准。结果  1、Ⅱ、Ⅲ、Ⅳ组同Ⅰ、Ⅴ组相比 ,结肠粘膜NOS的活性及NO的水平明显升高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 <0 .0 1) ,而Ⅰ、Ⅴ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病理学改变 :Ⅰ组未见明显病理学变化 ;Ⅱ、Ⅲ、Ⅳ组粘膜及粘膜下层明显充血、水肿 ,炎性细胞浸润 ,腺体杯状细胞减少 ,有糜烂及溃疡形成 ;Ⅴ组溃疡基本愈合 ,残存溃疡有明显修复性改变 ,如粘膜上皮修复、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等。结论 NOS、NO过量生成和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关。

关 键 词:大鼠  实验性结肠炎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动态变化  

分 类 号:R574.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