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鹿茸的化学、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本祥[1] 周秋丽[2]

机构地区:[1]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2]白求恩医科大学应用基础医学研究所,长春130021

出  处:《药学学报》

年  份:1991

卷  号:26

期  号:9

起止页码:714-7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2、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鹿茸是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的未骨化幼角。《神农本草经》记载鹿茸“味甘,性温,主漏下恶血,寒热驚(?),益气强志,生齿不老”。主要用于治疗虚劳赢瘦,神经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等症,在中医临床占有重要地位。在苏联、朝鲜。

关 键 词:鹿茸 化学成分 药理学

分 类 号:R282.74[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