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Ⅰ.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惠旻[1] 肖小河[2] 刘塔斯[1] 赵艳玲[2] 谭安民[3] 高晓山[4]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湖南长沙410007 [2]解放军302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39 [3]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4]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970 911)

年  份:2002

卷  号:27

期  号:5

起止页码:393-3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探讨中药药性 (寒、热、温、凉 )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量热法 ,测定大肠杆菌分别在生晒参和红参提取物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 (I)、半抑制率 (IC50 )、热焓 (ΔH)。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了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差异所在。结果 :生晒参和红参均能抑制大肠杆菌的正常的生长代谢 ,二者的热谱曲线峰形基本相同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代谢过程的停滞期相应延长 ,即生长代谢峰后移 ;二者的热力学参数热焓 (ΔH)存在较稳定的差异 ,生晒参能减少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 ,而红参能增加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结论 :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生晒参和红参的生物热效应 ,其结果与“红参偏热、生晒参偏凉”的中医传统认识是基本吻合的 ;

关 键 词:生物热动力学 中药四性 微量量热法 生晒参 红参  热焓  药性

分 类 号:R285.1[中药学类] R282.71[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