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自杀意念流行现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Research on epidemic situation and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deation among primary and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n less populated ethnic areas,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常利涛[1] 戴璟[2] 闵杰青[3] 刘宏[1] 何云渝[4] 柴家佳[5] 查舜[1] 王芳[6] 代丽梅[1] 杨云娟[1]

CHANG Li-tao;DAI Jing;MIN Jie-qing;LIU-Hong;HE Yun-yu;CHAI Jia-jia;ZHA Shun;WANG Fang;DAI Li-mei;YANG Yun-juan(Institution of School Health,Yunn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Kunming 650022,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93,China;Echocardiography Department,Kunming Children's Hospital, Kunming 650022,China;Gynecology Department,Kunhua Hospital,Kunming 650022,China;Ministry of Foreign Cooperation of City College,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233,China;School of Art,Business school,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106,China)

机构地区:[1]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云南昆明650022 [2]昆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3]昆明市儿童医院心功能科,云南昆明650022 [4]昆华医院妇科,云南昆明650022 [5]昆明理工大学城市管理学院对外合作部,云南昆明650233 [6]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106

出  处:《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年  份:2018

卷  号:22

期  号:3

起止页码:244-2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现况,探究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人口较少民族自杀意念干预策略及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人口数较少民族的9~16岁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行编制的《人口数较少民族中小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分析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自报告的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中小学生过去12个月里自杀意念自报告发生率为16.38%(430/2 625)。其中,男生为17.39%,女生为15.44%;布朗族自报告发生率为16.80%,阿昌族为13.43%,普米族为14.64%,怒族为33.52%,德昂族为11.70%,独龙族为11.71%,基诺族为13.4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怒族,过去12个月有过自伤事件、意外伤害、自觉有孤独感,曾连续两周或更长时间因为伤心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过去30 d里有过校园暴力,留守儿童母亲从事非农业工作,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发生自杀意念的风险性越高。结论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的自杀意念问题不容忽视,今后应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的自杀相关行为的预防与综合干预,采用重点干预和分类指导的方法。

关 键 词:少数民族 学生  自杀 流行病学研究 因素分析,统计  

分 类 号:R29] R181.2[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