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对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修复的作用    

Efficacy of deproteinized calf blood extract eye drops on early recovery after pterygium surge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志荣[1] 吴护平[1] 谢智文[1] 罗顺荣[1] 方颉[1] 闫蕾[1] 刘昭升[1] 董诺[1] 商旭敏[1]

Lin Zhirong;Wu Huping;Xie Zhiwen;Luo Shunrong;Fang Xie;Yah Lei;Liu Zhaosheng;Dong Nuo;Shang Xumin(Department of Ocular Surface and Corneal Diseases,the Affiliated Xiamen Eye Center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1,China)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361001

出  处:《中华眼科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816,8157081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9002,2015D013);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项目(2014-CXB-50);厦门市科技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3S0226).

年  份:2019

卷  号:55

期  号:2

起止页码:134-1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6年3至5月间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为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患者,住院治疗并进行患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术后用药随机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在术前和术后1、2、3、7、14d对所有患者分别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估、裂隙灯检查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非接触式眼压、裸眼与矫正视力及球结膜充血程度并作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对年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疼痛程度和球结膜充血程度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性别分布及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的分布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实际纳入患者共114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71例,年龄(48.9±12.5)岁。术后各组McGill疼痛评分均逐渐下降。术后2d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空白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患者McGill总分分别为(1.42±0.67)、(2.21±0.88)、(1.93±1.08)和(1.77±1.18)分;术后3d时则分别为(1.32±0.54)、(1.93±0.72)、(1.79±0.87)和(1.52±0.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d,F=3.436,P=0.019;3d,F=4.047,P=0.009),其中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的分值显著低于滴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d,P=0.047;3d,P=0.017)。术后2d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空白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患者的上皮缺损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6%±1.9%、11.7%±1.7%、11.5%±1.9%和10.4%±1.8%;术后3d时分别为4.5%±2.2%、9.2%±2.4%、7.4%±2.5%和5.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d,F=17.17,P<0.001;3d,F=21.46,P<0.001)。其中,术后2d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的上皮缺损面积百分比低于其他3个组(P<0.01),术后3d时,小牛血去�

关 键 词:翼状胬肉 血蛋白质类 眼药水

分 类 号:R77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