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社会阶层与健康的关系:“社会-心理-生理”机制  ( EI收录)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health: Their “social-psychological-physiological” mechan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小勇[1] 杨沈龙[2] 钟琪[1] 喻丰[2] 陈红[1]

Xiaoyong Hu;Shenlong Yang;Qi Zhong;Feng Yu;Hong Chen(Faculty 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SWU),Ministry of Education,Chongqing 400715, China;Institute of Social Psychology,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西南大学人格与认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2]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西安710049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60108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1054;2017M623138);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cstc2017jcyjAX0436);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2016BS107);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Xm201716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WU1609031)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64

期  号:2

起止页码:194-2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IC、JST、MR、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问题是全球各国家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有了举世瞩目的提高.然而,从不同群体层面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越来越明显.为了实现消除在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的目标上取得进展,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造成该差距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理论与研究证据,在阐明社会阶层与健康之间梯度关系和因果方向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远端的社区、家庭环境因素(社区暴力、社会资本、养育方式、家庭冲突),中端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因素(敌意、健康行为)和近端的生物因素(免疫细胞数量、分子信号通路活性、适应负荷)来系统地梳理和评述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加强社会阶层与健康关系的理论整合与构建,在"社会-心理-生理"的框架下,从远端、中端和近端层次展开多层面、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实证研究,以更深入地揭示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核心机制,为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关 键 词:社会阶层 健康 社会环境 心理特征 生理过程

分 类 号:R-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