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裂隙岩体巷道大变形特征与稳定性控制  ( EI收录)  

Larg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tability control of roadway with fractured rock ma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余伟健[1,2] 吴根水[1] 安百富[2] 张建[1]

YU Weijian;WU Genshui;AN Baifu;ZHANG Jian(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and Safety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Hunan 411201,China;Hunan Key Laboratory of Safe Mining Techniques of Coal Mines,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Hunan 411201,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2]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

出  处:《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4122;5143400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J2082)

年  份:2019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103-1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EI、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木孔矿深部裂隙岩体变形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控制问题,采用现场调研与测试、实验室力学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600 m(东翼)运输大巷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段巷道变形较大,应力环境复杂,围岩内部呈分区破裂形式分布,节理裂隙比较发育,为碎裂状结构类型。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岩石的力学性质差异明显,岩体受到构造或结构面的影响较大;对该巷道的典型地段进行稳定性分级及描述,稳定性类别大多为V或IV类。因此,结合巷道围岩变形特点提出综合控制原则及关键技术,工程实践中采用"分次强化支护,实现内外承载"为核心的"锚杆、锚索和两步注浆壳体"联合支护技术,监测结果表明,新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在可控范围之内,最终变形速度均未达到0.2 mm/d。

关 键 词:深部围岩 裂隙岩体 巷道变形 稳定性 围岩控制

分 类 号:TD3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