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血清学标志物Aβ1-42、sICAM-1、VILIP-1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serological markers Aβ1-42,sICAM-1 and VILIP-1 for vascular dement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东良[1] 王锦华[1] 韩威威[2] 谢朝艳[1] 方兴[1] 谢增华[1] 唐孝龙[1] 陈强[1] 吴允钦[2] 彭勇[3]

WANG Dong-liang;WANG Jin-hua;HAN Wei-wei(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Beilun District of Ningbo,Ningbo,Zhejiang 315800,China)

机构地区:[1]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神经科,浙江宁波315800 [2]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科,浙江宁波315010 [3]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浙江宁波315000

出  处:《中华全科医学》

基  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资金项目(2016ZYC-B6)

年  份:2019

卷  号:17

期  号:2

起止页码:225-2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学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神经视锥蛋白样抗体1(VILIP-1)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a D)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3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Va D分为Va D组(68例)和非Va D组(270例);均于入院次日和出院前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ELISA实验测定Aβ1-42、s ICAM-1和VILIP-1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Aβ1-42、s ICAM-1、VILIP-1对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结果 Va D组入院时和出院时血清Aβ1-42、s ICAM-1、VILIP-1水平和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Va D组;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改良Rankin评分高于非Va 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和出院时血清Aβ1-42、s ICAM-1、VILIP-1水平对Va D均有预测价值,入院时Aβ1-42、s ICAM-1、VILIP-1的最佳工作点分别为87.5、408.0、11.5 ng/L,敏感度分别为52.9%、67.6%、35.3%,特异度分别为83.7%、71.9%、92.6%;出院时Aβ1-42、s ICAM-1、VILIP-1的最佳工作点分别为60.0、264.0、7.5 ng/L,敏感度分别为85.3%、79.4%、64.7%,特异度分别为57.8%、61.5%、68.9%。结论血清学标志物Aβ1-42、s ICAM-1、VILIP-1对脑梗死后Va 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关 键 词:β-淀粉样蛋白1-42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神经视锥蛋白样抗体1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分 类 号:R743.3] R749.13[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