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肥水耦合对黄瓜产量品质及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and Fertilizer Coupling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Cucumber and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Fertiliz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静静[1,2] 屈锋[1,2] 苏春杰[1,2] 杨剑锋[1] 余剑[3] 胡晓辉[1,2]

JIANG JingJing;QU Feng;SU ChunJie;YANG JianFeng;YU Jian;HU XiaoHui(College of Horticulture,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Key Laboratory of Protected Horticultural Engineering in Northwest,Ministry of Agriculture/Shaanxi Province Facility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Centel.Yangling 712100, Shaanxi;Xi'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Xi'an 710000)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农业部西北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3]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安710000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1005)

年  份:2019

卷  号:52

期  号:1

起止页码:86-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FSTA、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基质栽培是有效解决设施土壤连作障碍、质地恶化对作物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基质栽培水肥管理缺乏量化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滴灌水肥耦合对塑料大棚春季基质栽培黄瓜产量、生长、生理、品质和偏肥料生产力的影响,探究黄瓜基质栽培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水和营养液供应标准。【方法】以‘春优1号’黄瓜为试材,按照标准山崎黄瓜营养液配方,设置3个营养液浓度水平(F1:75%剂量、F2:100%剂量、F3:125%剂量)和3个单株灌水量(W1:75%蒸腾蒸发量(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c)、W2:100%ETc、W3:125%ETc),共9个水肥耦合处理,分析不同灌水和营养液浓度对基质袋栽培黄瓜产量、干物质量、品质、水肥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肥料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fertilizer,PFP)的影响。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确定塑料大棚春季基质袋栽培黄瓜高效生产的适宜灌水量和营养液浓度。【结果】灌水量的增加有利于黄瓜产量和PFP的增长,收获期60 d内W3F1处理产量(7 667.3 kg/667m^2)和PFP(205.67 kg·kg-1)均最大。在相同施肥处理下,PFP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F1条件下,W3处理净光合速率低于W1,但其叶面积指数较大,同化量较高,获得较高产量。仅考虑灌水条件下,W1水平下黄瓜果实品质的VC、还原糖表现最优;而W3水平下黄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有最优值。运用多元回归和空间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产量、品质和肥料偏生产力,确定适宜的灌水施肥范围为36.0—42.2 kg/667m^2和198.0—219.8m3/667m^2;42.2—44.6 kg/667m^2和206.3—219.8 m3/667m^2。【结论】灌溉和营养液浓度对黄瓜的生长、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均有显著影响,以黄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PFP同时达到最优值的±10%范围时确定的灌溉量和营养液浓度是塑料大棚春季基质�

关 键 词:黄瓜 基质袋栽培  水肥耦合 品质  产量  肥料偏生产力  回归分析  空间分析  

分 类 号:S64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