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响应面法优化麦冬花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Optimization Extraction of Polyphenols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From Ophiopogon japonicus Flower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小燕[1] 杨海涛[1]

CAO Xiaoyan;YANG Haitao(School of Chemical &Environmental Sciences,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anxi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Hanzhong,Shaanxi 723000)

机构地区:[1]陕西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省催化基础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陕西汉中723000

出  处:《北方园艺》

基  金:陕西理工大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SLG1811)

年  份:2019

期  号:2

起止页码:130-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RCCSE、核心刊

摘  要:以采集于秦巴山区的野生麦冬根、叶及花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麦冬花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评价了麦冬不同部位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功效,以期优化麦冬不同组织类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冬花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1min,提取温度57℃,乙醇浓度63%,料液比1∶19g·mL^(-1),其多酚提取量(32.95±0.14)mg·g-1,麦冬块根、叶及须根的多酚含量分别为(24.64±0.05)、(20.52±0.04)、(17.42±0.03)mg·g^(-1)。与常规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比,不同部位的麦冬多酚均具有较好地清除O_2~、·OH、NaNO_2的能力,其总体清除活性顺序为麦冬花>麦冬块根>麦冬叶>麦冬须根≈抗坏血酸;麦冬花多酚对O_2~、·OH和NaNO_2的清除IC50值分别为(0.41±0.01)、(0.097±0.005)、(0.021±0.005)mg·mL^(-1),而同浓度条件下维生素C溶液的清除IC50值分别为(0.80±0.01)、(0.14±0.01)、(0.012±0.002)mg·mL^(-1),表明不同部位的麦冬多酚均具有相对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 键 词:麦冬花  超声波辅助提取 多酚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分 类 号:S567.9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